最近,呼和浩特鼓励生育的政策火出圈了!
生一胎直接奖励1万,二胎给5万,三胎更是高达10万。
不少网友在看到后都心动了,纷纷表示:“赶紧的,我要生二胎。”
其他城市也纷纷跟进,研究新的补贴方案。那么,生育率会因此回升吗?
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,赘述在文章结尾
新生儿数量下降该怎么办?
我国曾经作为人口红利丰厚的国家,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人口挑战。
2024年,全国小学生数量比前一年少了251万,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的学龄儿童凭空消失了。
展开剩余92%上海一所原本需要摇号才能进的热门小学,可在2024年,一年级新生只招到了17个孩子。
而孩子的减少自然带动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,比如不少婴儿喝的奶粉品牌就表示,2024年公司销量下跌了四分之一。
早教机构更是哀鸿遍野,有的品牌关闭了三成以上的门店。
甚至有人表示,现在成人纸尿裤的销量都比婴儿纸尿裤好。
这句看似玩笑话的背后,其实正映照着中国新生儿减少,老龄化程度加剧的现状。
其实这种情况,日本和韩国比我们更先经历,面对生育率的下滑,他们早已开始“撒钱”行动。
在日本,当准妈妈确认怀孕的那一刻起,政府就送上42万日元的生育金,折合人民币大约2.5万元。
孩子出生后,每个月都有儿童津贴准时到账,一直发到初中毕业。
算下来,一个日本孩子从出生到15岁,光是津贴就能拿到超过百万日元。
韩国的手笔更是惊人,2023年底,仁川市推出一个新政策。
每个新生儿从出生到18岁,累计可以领到1亿韩元的补贴,约合55万人民币。
不仅如此,韩国的父母可以共享18个月的带薪假期,期间政府补贴工资的80%!
这样的政策在周边国家中堪称顶级了,然而哪怕这样,韩国的生育率依旧很低。
因此,为了防止日韩国家此类事件的发生,我国某些地区也开始掏出真金白银了。
真金白银的催生
2025年3月,呼和浩特率先推出的政策简直刷新了人们的认知:一胎1万,二胎5万分5年发,三胎10万分10年给。
更诱人的是,生了三个孩子的家庭,可以在全市范围内随意选择学校。
政策一出,市卫健委的电话被打爆了,工作人员说一个小时能接50多个咨询电话。
随后,其他地区也不甘示弱,广东东莞某社区表示:生二胎直接奖励2万,三胎5万。
不过有个前提,父母至少要有一方是本地户口,孩子也必须在当地落户。
这笔钱从村集体的分红池里出,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。
而另一边广州白云区某村的政策,更是让人眼前一亮。
他们设计了一套阶梯式奖励方案:头胎1万,二胎再加2万,三胎又添3万。
如果你一口气生了双胞胎,按照"一孩加二孩"算,当场就能拿到3万。
最让人意外的是,这个村还把福利延伸到了人生终点,村民去世还能领5000元抚恤金。
除了直接发钱,各地政府还在想方设法解决年轻父母的实际困难。
东莞率先推出了"妈妈岗位",这个创新举措让不少人眼前一亮。
“妈妈岗”的工人,每天只需要工作4到6个小时,时间完全由自己安排。
这种弹性工作制让妈妈们既能照顾家庭,又能有份收入。
而针对那些不愿意放弃原有工作的人,广州还要求新建小区必须配套托育设施,标准是每千人10个托位。
白云区还在社区里建起了托育驿站,就在家门口,接送孩子只需要几分钟。
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加入进来,为婴幼儿提供免费的健康检查和管理服务。
这些政策一出台,立刻引发网友们的讨论。
有人开玩笑说找到了"生娃致富"的新路子,评论区里各种段子层出不穷。
可光说还不行,种种政策下达后,生育率真的会提升吗?
该如何破局?
不少网友算了一笔账,养一个孩子从出生到大学毕业,保守估计需要几十万。
哪怕是根据呼和浩特本地经济来看,养一个孩子的成本至少得有62万。
而奖励三胎补贴的十万元,仅仅是一个人两年的工资。
如果生三个,至少要准备150万,要是三个都是男孩,将来结婚买房,总成本轻松突破200万,这还没算上看病等突发开支。
面对这个数字,政府发的10万块补贴根本就不够用。
更现实的是,现在的年轻人每个月的工资,交完房租或房贷,再扣掉交通费、吃饭钱,刷完信用卡,基本就是月光族。
在这种压力下,谁还有心思考虑生孩子的事。
其实这一切的背后还是生活观念转变了,这一代年轻人更看重个人生活质量,不再把传宗接代当成人生必选项。
他们觉得,与其勉强生个孩子过得紧巴巴的,不如两个人轻松自在地过日子。
这种想法在十年前可能会被长辈骂,但现在越来越被理解和接受了。
不过,当全球都在为低生育率发愁时,有些国家却找到了破题之道,或许能让我们借鉴。
20年前,德国的生育率曾经低至1.24,几乎是全欧洲垫底。
但现在,这个数字已经回升到1.5左右。秘诀在哪里?答案是"政府兜底托育"。
在柏林的街头巷尾,随处可见政府开办的托育中心。
更重要的是,德国父母能一直领取育儿津贴,直到孩子成年。
这不是简单的撒钱,而是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生育支持体系。
瑞典则把性别平权做到了极致,480天的育儿假,父母必须共同分享,其中90天是专门留给父亲的,不用就作废。
这个看似强制的规定,却意外地释放了当地女性的压力。
当丈夫也能休长假带娃时,妻子就不用独自承担育儿重任了。
而在中国,现在的年轻人要的不仅仅是钱,他们要的是一个更公平的社会环境,一个能看到希望的未来。
或许,提高生育率需要的是一套组合拳:降低结婚门槛,让年轻人敢结婚,提高育儿补贴,让父母养得起。
优化托育服务,让双职工家庭没后顾之忧,严惩职场歧视,让女性不用在事业和家庭间二选一。
结语
或许在5到10年后,当年轻父母不再为奶粉钱发愁,不再为学区房焦虑,不再担心生了孩子就失去工作,生育率自然会回升。
参考文献:
1.国家统计局:《国家统计局:2024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首次突破3亿人》-2025-1-17
2.中国经济周刊:《生育津贴超一万美元,日韩生育率仍不断下跌,而80%OECD成员国生育率成功扭转》-2022-9-5
3.大皖新闻:《“生育三孩补贴10万”政策公布次日 呼和浩特卫健委热线电话被打爆》-2025-3-14
参考文献:
1.国家统计局:《国家统计局:2024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首次突破3亿人》-2025-1-17
2.中国经济周刊:《生育津贴超一万美元,日韩生育率仍不断下跌,而80%OECD成员国生育率成功扭转》-2022-9-5
3.大皖新闻:《“生育三孩补贴10万”政策公布次日 呼和浩特卫健委热线电话被打爆》-2025-3-14
发布于:河南省股票配资咨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